第七十章 决战!直面上帝之鞭!(九千均订加更) (第2/2页)
“那座城已经快受不住了。”
“埃提乌斯大人集结了整个帝国西部的鹰旗军团,正在赶往战场的路上,大概明天中午就能赶到。”
“西哥特王国的骑兵部队也到了。”
“埃提乌斯大人希望你和墨洛维能够集结军队,在明天中午前抵达战场,寻找机会跟匈人大军决战!”
埃提乌斯拖不起。
十八路诸侯联合在一起,各怀心思,蛮族酋长们也只是暂时合作,不抓紧时机击破匈人大军,说不定内部都要发生骚乱。
这一战的势力非常庞杂,最强大的是西哥特王国和帝国军团,其次就是法兰克的墨洛维,以及不列颠岛的邓肯。
除此之外,还有逃入帝国境内的阿兰人流亡国王-桑吉斯,他麾下有一支阿兰骑士团,布列塔尼人、勃艮第人、阿勒曼尼人等蛮族也有军队协助作战,少的只有几百人,多的能达上千人,日耳曼诸多蛮族联合在一起十分混乱。
这样一来,指挥调度也极为困难。
匈人大军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,匈人一向不擅长长期作战,所以上帝之鞭-阿提拉也会寻找机会决战,要不然他的仆从军也得乱起来。
“这是沙隆之战要正式爆发了!”
邓肯很快意识到决战的时刻要来了,彼此都有一战定胜负的想法,现在只缺少一个决战的时机。
他注视着卡图斯,沉声道:“大军今日就出发。”
“我们会汇合法兰克人一起赶往战场。”
这是决定帝国命运的一战。
现在帝国还不能倒下,至少在拼掉匈人帝国之前,西帝国还得继续苟延残喘,死掉的上帝之鞭才是好的上帝之鞭,要不然匈人部落在这个时代团结起来,战斗力实在是太强了。
蒙古西征如果不是后方出现问题,他们真的能一路杀穿整个欧洲。
卡图斯很快离去。
与此同时。
在帝国高卢的军事重镇奥勒利尼亚,匈人大军正将这里团团围住,早在匈人攻城之前,城中领袖阿乃努斯主教就向埃提乌斯请求援兵,但被告知守军必须尽力坚守到底,援军集结赶来还需要时间。
上帝之鞭-阿提拉的军队一连五周猛烈攻城,势如潮水,从5月到6月,城市经受了严峻的考验,以阿乃努斯为首的守城者苦苦支撑。
只能说庆幸现在的匈人不擅长攻城,要是后世的蒙古大军,直接就把城防给砸烂了。
但这会儿,城中守军也几乎快要绝望了!
他们已经快挡不住了。
可就在这山穷水尽之时,匈人攻城大军的背后突然尘烟大起,在漫天飞扬的尘土中露出了罗马军团的紫色军旗和飞鹰标志,另一侧战马奔腾,忽又闪现出一面面西哥特王国的旗帜。
在其中一路烟尘中,一支精锐骑兵部队飞速突进,直接杀向了匈人大军的后方,一路踏破匈人的防线,将他们的后方搅乱。
一面黑色的龙头旗标在半空中飞扬!
邓肯率领集结的帝国精锐具装骑兵,瞬间击溃了一支阻拦的敌方部队。
——罗马精锐近卫骑兵(一星)!
刚刚见面,护国公-埃提乌斯就将麾下的近千罗马精锐骑兵交给邓肯,让他紧急救援被围攻的奥勒利尼亚,邓肯也不负众望,直接连破三道防线,让敌方的后方大乱。
此时。
帝国军团和西哥特王国的主力部队杀到,大军跟匈人激战在一起,城门上的守军也开始疯狂反击。
上帝之鞭-阿提拉终于支撑不住,紧急下令撤军,让日耳曼仆从军断后,匈人大军撤围北去,同时他命令在高卢各地劫掠的匈人部队向香槟平原集结,很快大量的军队都朝着沙隆地带汇聚。
卡塔隆尼亚平原是两支军队主帅都心仪的理想决战之地,位于两片森林之间的开阔地形,既适合骑兵数量庞大的匈人大军驰骋,也适合拥有大规模步兵的帝国联军展开阵势。
而在平原的东侧,有一块可以俯视四周的高地,阿提拉和埃提乌斯都意识到这块高地的重要性,所以接下来的决战中这里是争夺的要地。
主帅大营内。
邓肯翻身下马,匆匆进入其中,他率领罗马精锐骑兵和不列颠骑兵绞杀断后的日耳曼溃兵,刚刚才从战场上赶回来。
上帝之鞭-阿提拉也是狠人,数千人的蛮族仆从军,说不要就不要了。
战场断后就是死路一条。
此时匈人大军已经在沙隆地带集结,诸多势力的首领也几乎都集中在了埃提乌斯的营帐内,商讨接下来的决战。
邓肯此时反而发言不多,不轻易干涉因果,准备按照历史走向来。
当然。
历史还是有一点变化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卡图斯的关系,埃提乌斯居然把手下最精锐的帝国具装骑兵交给邓肯统帅,然后拿走了不列颠军团的指挥权。
邓肯这段时间威名远扬,埃提乌斯麾下没有比他更合适的骑兵将领!
他一下子鸟枪换炮。
数千人的不列颠军团全部编入了埃提乌斯的罗马军团,准备布置在左翼防线,而邓肯率领骑兵部队作为决战力量随时出动。
这罗马护国公魄力惊人!
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,这支部队应该是配合西哥特王国的骑兵出动,但他见到邓肯后,得知他罗马人的身份,还看到了不列颠行省总督的任命文书后,二话不说就把骑兵交给他指挥了。
一切只为了胜利!
埃提乌斯也知道这一战如果败了,西帝国就彻底完蛋了。
………………